Page 165 - 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志
P. 165
一名成績補廩生。光緒 27 年棄文從武,往山東投靠袁世凱,展開軍旅生涯,後成 為袁世凱部下段祺瑞的幕僚。光緒 31 年,在段祺瑞的推薦及支持下,徐樹錚負笈 日本,入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就讀;宣統 2 年(1910)畢業返國,擔任由段祺瑞 擔任統制的陸軍第六鎮軍事參議;宣統 3 年 11 月,段祺瑞調任第一軍軍統,徐樹 錚隨之改任該軍總參謀。
民國元年(1912)中華民國成立,徐樹錚為段祺瑞起草《北洋五十將乞共和 電》、《乞共和第二電》兩篇電文,成為 2 月 12 日清帝宣布退位的重要因素。袁世 凱擔任大總統期間,段祺瑞擔任陸軍總長,徐樹錚隨之先後出任其下的軍學司司 長、軍馬司司長、陸軍部次長等職。民國 4 年,袁世凱打算稱帝,徐樹錚勸段祺瑞 反對帝制,最後段、徐二人雙雙遭到免職,袁世凱對徐樹錚尤為忌恨,認為段祺瑞 反對帝制是受徐慫恿;次年 3 月,袁世凱取消帝制,任命段祺瑞出任國務院總理, 段擬起用徐樹錚任國務院秘書長,為袁世凱極力反對,最後徐僅能出任副秘書長。
袁世凱去世後,徐樹錚忠實扮演段祺瑞左右手的角色,多次利用北洋軍閥不同 派系的矛盾,讓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權力,並曾於民國 8 年率軍進入外蒙古,逼迫 外蒙古取消自治。民國 9 年直皖戰爭爆發,皖系戰敗,段祺瑞倒臺,徐樹錚被直系 北京政府指為「十大禍首」之首,因而避居日本和上海租界。
民國 10 年,南方政府孫文計畫聯合皖系段祺瑞、奉系張作霖組成同盟,以對 抗由直系掌握的北京政府。次年(1922),徐樹錚代表段祺瑞赴廣西與孫文晤談, 兩人相談甚歡,達成合作的共識。
民國 11 年 9 月,徐樹錚前往福建,成功說服原屬福建督軍李厚基部下的王永 泉起兵反李,同一時期,效忠孫文的許崇智部隊亦從廣東開往福建。10 月 2 日, 徐樹錚在福建省南平設立建國軍政制置府,自任總領;10 月 12 日,王永泉、許崇 智聯軍擊敗李厚基,5 天後,徐樹錚進入福州,以建國軍政制置府名義,任命王永 泉為福建總撫,總管福建省軍政、民政;但不久聽從孫文軍民分治建議,改任命王 永泉為福建總司令,掌軍政;孫文一系的林森為福建省省長,掌民政。
徐樹錚雖然在名義上雖是福建的統治者,但並無自己的武力,權力並不穩固, 且自立政府之舉,受到各方反對。其後,徐樹錚與實際掌握軍權的王永泉發生矛盾, 11 月 2 日,徐樹錚離開福建,經上海轉往天津,成立剛好滿月的建國軍政制置府
123
第壹肆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