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34 - 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志
P. 734
■ 圖 6-2-1:蔣光鼐
64
山,福建省政務由方聲濤主持。20 年,南京政府改組,楊樹莊保留福建省主席與 海軍部高等顧問虛銜,21 年福建省主席一職由蔣光鼐繼任。3
第二節 蔣光鼐
蔣光鼐(1888-1967),字憬然,廣東東莞人。祖父蔣
理祥為清咸豐 3 年(1853)進士,官翰林院庶吉士,父蔣 子敏光緒年間舉人,曾任景山官學教習。蔣光鼐於光緒 30 年(1904)考入東莞師範學校,32 年入廣州陸軍小學第
2 期,經同學陳銘樞(1889.12.04-1965.05.15)介紹加入 同盟會。宣統元年(1909)升南京陸軍中學。3 年參加武 昌起義,與其他軍校學生同時編入戰時總司令黃興 (1874.01.25-1916.01..31)的直屬部隊。民國元年(1912) 就讀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騎兵科,隔年因宋教仁(1882-1913)遭暗殺而引發二次 革命,蔣光鼐前往江西參加湖口起義,事不成遂流亡日本。
民國 5 年加入南方護國軍以討伐袁世凱(1859-1916),任少校參謀。6 年, 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軍政府,任元帥府衛戍司令部警衛營第 1 連連長。10 年,任孫 中山大總統府大本營警衛團少校團副。11 年,陳炯明(1878-1933)叛變,隔年孫 中山策動粵軍討伐陳炯明,蔣光鼐任重建之粵軍第 1 師第 4 團第 3 營營長。13 年, 任粵軍第 1 師第 2 團團長。第 1 次東征結束,廣州革命政府改組大元帥府為國民 政府,廣東革命軍擴編為國民革命軍,此時蔣光鼐升任國民革命第 4 軍第 10 師副 師長兼 28 團團長。北伐期間為國民革命軍第 11 軍副軍長,後轉任軍長。19 年, 中原大戰爆發,蔣光鼐、蔡廷鍇(1892-1968)兩師奉命與馮玉祥(1882-1948)、 閻錫山(1883-1960)作戰,奠定勝局,獲二等寶鼎勳章,後任國民革命軍第 19 路 軍總指揮。4
3 參考劉紹唐主編,《民國人物小傳》(臺北:傳記文學雜誌社,1988),第 5 冊,頁 358;劉德 城、周羨穎主編,《福建名人辭典》,(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,1995),頁 238;徐友春主編, 《民國人物大辭典》(石家莊市:河北人民出版社,2007),頁 2170;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 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,《中華民國史.人物志》(北京:中華書局,2011),第 7 冊,頁 4525。
4 另據徐友春《民國人物大辭典》所載為三等寶鼎勳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