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2 - 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志
P. 442

      教育程度/性別
     男
     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6
第三節 中等教育
民國 40 年(1951)1 月 14 日,金門防衛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胡璉將軍令金 中、金東兩所中學合併,該年 8 月於金城鎮後浦現址成立福建省立金門中學,動用 兵工建造可容納 1 千人的中正堂做為學校禮堂;招考新生初中 8 班、高中 1 班, 學生一律住校,衣食完全公給,設備及教員都由軍隊支助,首任校長由政治部幹部 且具教育行政經驗的傅亢上校充任。121
民國 41 年增設簡師班,培養金門縣之師資;民 42 年改派李鶴皋繼任校長。 民國 43 年九三砲戰期間,因中正堂目標顯著,為避免砲擊,原有遷臺之議,但福 建省政府認為倘遷臺則該校大多數學生無法隨往續學,且對士氣民心均有影響遂 即中止,基於師生安全考量,乃遷址陳坑(今金湖鎮成功),派省府委員林作梅兼 任校長,不久改派易希鎬繼任校長;122 並就可以利用屋宇外,新蓋教室 8 間,開 闢運動場,另又撥款 10 萬元作當充實設備之用。123 至 44 年度高中已畢業 2 屆, 初中 6 屆,簡師 3 屆。124
馬祖地區國民學校畢業學生,准由各該縣保送金門中學免試升學,並給予公費 待遇以資鼓勵。
■ 表 3-5-15:民國 44 學年度福建省立金門中學教職員學歷比較統計表
大學 14 獨立學院 3 專科學校 6
中學 9 1 師範學校 4
職業學校
其他 4
合計 40 1
註:福建省教員尚未辦理檢定。 資料來源:福建省政府編印,《閩政十年》,頁貳-22。
121 胡璉,《金門憶舊》(臺北: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1975),頁 40。
122 陳金文主撰,《金門縣志:96 年續修》卷五《教育志》(金門:金門縣政府,2009),頁 74。
123 民國 47 年八二三砲戰」校舍多處被毀,為顧及學生學業與安全,是年 10 月 10 日疏遷師生 921 人至臺灣。民國 49 於中正堂現址復校,民國 61 年奉令易名「福建省立金門高級中學」。
124 福建省政府編印,《閩政十年》(臺北:福建省政府,1965),頁貳-22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440   441   442   443   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