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1 - 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志
P. 81

    第三章 明朝的建立與省制之發展
第一節 元末福建的動亂與明朝的建立 壹、元末福建動亂與陳友定崛起
宋元時期,隨著泉州港對外貿易的興盛,大批的阿拉伯商人、波斯商人,僑居 泉州附近,當地人稱他們為「番客」。他們擁有自己的商行、住宅、學校、廟宇, 在泉州形成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區域。
元代實行種族歧視政策,重用這些來自西方的色目人,管理漢族百姓,阿拉伯 人及波斯人的勢力獲得進一步的發展,許多番客擔任地方官吏。元末,紅巾軍起義, 東南各地抗元勢力紛紛響應,元朝統治陷入混亂,僑居泉州的番客利用他們自己的 「亦思巴奚」(波斯語「騎兵」之意),擴張勢力,壟斷地方軍政大權。
元順帝至正 17 年(1357),番客首領賽浦丁和阿迷里丁依靠亦思巴奚之力, 發動兵變,奪取泉州地方軍政大權。至正 19 年正月,三旦八自稱平章、安童自封 參政,在興化路治(今莆田市)設分省。至正 26 年 4 月,福建行省命陳友定率軍 南下,消滅莆田一帶的亦思巴奚軍隊,兵臨那兀納所統治的泉州城下。泉州守城將 士為求自保,夜開西門,陳友定大軍攻進城內,那兀納與其同黨束手就擒,亦思巴 奚兵亂方告平息。
亦思巴奚兵亂對閩南造成嚴重的傷害,許多城鎮鄉村遭到亦思巴奚兵的破壞; 另一方面,也使得泉州一帶百姓憎惡色目人。在陳友定大軍征伐亦思巴奚兵的同 時,當地民眾掀起排外風潮,燒毀色目人的建築,追殺亦思巴奚的餘黨,甚至洩憤 在無辜外國僑民身上,迫使許多外國僑民攜眷逃離,或乘船歸國,或隱姓埋名,躲 進窮鄉僻壤。今天晉江陳埭、惠安白奇、華安馬坑鄉,以及南安、安溪等許多地區, 都曾經是來不及逃離的番客避難之所,現在還有許多阿拉伯人後裔居住於此。大批 外國僑民紛紛逃離泉州,消息傳出後,使得外國商船、商人再也不敢涉足泉州,泉 州港從此漸趨沒落。66
66 吳幼雄,〈論元末泉州亦思巴奚戰亂〉,收入中國航海協會、泉州人民政府編,《泉州港與海上 1 絲綢之路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2),頁 311-323。
  39
 第壹肆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